来源:发布时间:2024.03.25浏览次数:次
3月14日,聚焦一致性运算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市直各小学的数学教师及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及特级教师兰衍局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课例研讨、经验交流、观点分享、专题讲座四部分组成。
课堂教学 师生共长
郑碧琦老师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她巧妙地设计了大任务,鼓励学生探索多种算法,并对课本例题进行了创新性改造。在郑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连乘与位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成功地掌握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充分体现了运算的一致性。
孙锂达老师执教“分数加减法”。孙老师创新地将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融合在一起教学,重点突出“分母不变就是计数单位大小不变”的核心概念。同学们深入体验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并深刻理解了整数、分数和小数在加减法运算中的一致性,进一步加强了对运算一致性的认识。
周丽颖老师执教“乘法分配律”。周老师从乘法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归纳乘法分配律。通过“变、算、比”等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简算意识,提升运算能力。
课后,兰衍局老师分别对三节课作简要点评。他指出,计数单位作为数概念的核心是建构数的基础,课堂教学应由注重算式的形式向注重算式的内涵转化,进而聚焦一致性运算教学,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促进算理和算律的结构化。老师们在聆听中思考,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聚焦学科 表述观点
吴雨笛老师的《基于计数单位的运算教学——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为例》,通过在单元教材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强调课程、教学、评价三者的一致性,主张运算教学应基于计数单位。
黄墨慧老师的《教学评一致视野下的课堂教学》,从核心素养解读、教材学情解读、教学环节意图三个维度展开观点报告,强调课程教学应立足乘法教学意义。
叶盈盈老师的《解构、结构、建构——加减运算一致性的思考与实践》从指向“教什么”的价值定位、指向“怎么教”的课例解读、指向“怎么评”的作业设计三个角度,阐述解构、结构、建构的价值意义。
高屋建瓴 深度引领
汪佩义老师围绕《聚焦运算一致性的教学研究》作专题讲座。他从阐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入手,向大家揭示了数概念的一致性和运算本质的一致性,由此引导大家对一致性进行广义理解。
变态千万端,胜处同一致。本次数学学科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为大家展现了体校生繁忙训练中对学习的探索追求,能够用线段、方格、饼图等几何直观方式,来展示算法、理解算理。相信今后我们数学人也一定会“数”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上一篇:
下一篇: